|
《离太阳最近的树》教后反思时间:2017-12-26 《离太阳最近的树》教后反思 横山职教中心语文组 魏淑 《离太阳最近的树》是《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》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六课。它是一篇情理交融的叙事散文。本单元的训练目标是“速读课文”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;“跳读课文”自主探究本课教学重点;学习作者“以小见大”的写法。(即西藏阿里高原的人们把红柳砍伐殆尽,以此谈到人与自然界应是和谐相处的关系。) 本篇课文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法,通过创设情境,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学重点,然后再展示ppt中有权威的解答,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差距。 本课的教后反思如下: 成功之处: 一思“情景设计”:本节通过创设情景,让学生对“红柳”有个具体的形象认识,并剪辑了大量人类破坏环境的图片,学生看得触目惊心,由此也就唤醒学生明确“保护环境,人人有责”。 二思“教学策略”:本节课先留给学生十五分钟时间学习教师指定的问题。其次才检查并结合ppt来学习前面预设有关本课的教学内容。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,教师为主导的方式,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学习,学生确实能积极参与。 三思“教学效果”:上完课后,静心思考,觉得我引导得当,训练到位,得到了预期的效果。学生一边看课件,一边积极思考,既觉得有趣,又掌握了有关知识。 四思“学生的独到见解”:有关“司务长算的那笔帐,学生如何看待?”学生们各抒己见,争论的面红耳赤,看到此情景,我实在兴奋。最后在中国与前苏联对待砍伐树木截然不同的方式才算争论罢休。 不足之处: 1、ppt幻灯片做的太多,以致时间不太充足,快下课时草草了事。 2、内容多,一些问题讨论时没挖掘深刻。 以上就是这节课上完后的教后反思“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。”希望评委多多指导我虚心接受,有待今后在教学工作中吸取经验。 上一篇《离太阳最近的树》教学设计下一篇如何管理好一个班集体? |